中国农史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“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”的作者们这样说

“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”以详实可靠的史料为依据,以细腻动人的故事为载体,真实地呈现中华先贤人物的事迹、品格和精神风貌,彰显他们的贡献和功绩,激发读者,尤其是青少年读者,对国家民族的热爱,对中华文明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,已于2019年推出第一辑。

第二辑现已新鲜出炉。这一辑讲述了百里奚、墨子、商鞅、李冰、萧何、司马迁、羊祜、贾思勰、王维、周敦颐、王安石、苏轼、李纲、郭守敬、王夫之、史可法、于成龙、郑成功、夏完淳、样式雷二十位历史人物的故事。

“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”的作者阵容十分强大,他们当中有高校青年学者,也有知名作家。面对历史人物,如何平衡史实与虚构,如何把故事讲得真实动人,让小读者们爱读爱看,作者与编辑们通过不断打磨作品,给出了完美的答案。

在虚构与史实之间——《贾思勰》的写作

陈沐(山东艺术学院)

《贾思勰》(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)

刚考入科学史研究所的那一年,恰逢后宫剧风头正健。在多部电视剧的密集科普下,“选秀”、“小主”、“翻牌子”一时成为热词。而我在科学史所的图书馆以及讲座里,虽然耳濡目染的也是历史,却仿佛进入一个平行世界——皇帝和妃嫔消失了,战争的名称以及朝代的更迭也成了背景,而古人绵密沉静的日常生活,包括农事、观星、占卜、医书、花谱、纺织,乃至粪肥和灾荒,成为了主角。

我幻想着将来能写一本以科技史为主题的穿越小说。站在图书馆的梯子上搜罗书架第四层的书时,我想象着“如果一脚踩空掉下去,会不会掉进明清时某个村庄,遇到一位隐士教我打理桑基鱼塘”?或者掉进北魏,遇到贾思勰正在“晓示书童”?

过了许多年,中华书局计划出版一套历史人物故事,编辑来约稿:“能否写几位农史的人物故事?”因为是普及性的,所以要“对笔下人物倾注感情”“人物丰满立体、情节曲折起伏”。一时忽然想起陈年旧梦,于是我立刻答应了。

真正进入实操阶段,却碰到一个难题:农史学家在历史上不受重视,所以史料很少。即使是被誉为“农史里程碑”的《齐民要术》的作者贾思勰,在史书上确凿的记载也仅仅只有“北魏高阳太守”一行字,且“高阳”这一地名还存在着争议。况且,农学家们大都很朴实,其个人生活往往不具备审美性和话题性——你能想象一位关心民间疾苦的人,一边耕作一边写自然笔记,同时还给观众留下八卦逸闻以及官场沉浮录吗?

《齐民要术》(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)

幸好,编辑给我留了一点想象的空间,在场景描绘、人物对话、心理活动等细节处,允许自由填充。一开始,我只填充了一个书童,后来慢慢虚构出三组人物。

其一是专业技术人员。比如厨师、种树者、制造胭脂香粉的女工等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很强调合作的重要性。此外,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,以一人之力很难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,所以贾思勰必须要依靠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。那么他身边必定有一个团队,这样才更符合实际。同时也更符合他不耻下问、热心请教的人设。

其二是贾思勰的家属和亲信。比如父亲、妻子、管家。从《齐民要术》来看,贾思勰家大业大,所以需要一些家属,这样显得更真实。如果没有这些人物,他就和梅妻鹤子的林逋或者采菊东篱下的陶潜没什么区别了。

其三是需要帮扶的穷人。因为贾思勰在书中多次提到贫民,他显然对于扶贫有着极大的热情。因此必须要构建一个血肉毕现的帮扶故事。

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之贾思勰

尽管有以上种种理由,而且我尽可能地追求细节上的真实,然而人物与情节上大量的虚构还是让我内心忐忑。毕竟导师与同门们都是严谨的学者,经常会为了辨析古籍中某一个词的幽微深意而专门撰写一篇论文。我这样明目张胆地以一本古农书为蓝本来虚构故事,是否如同一个熊孩子拿起水彩笔,糟蹋一副古画真迹?

不得不承认,我内心中另有一种情感,能够抵消掉这个纠结。那就是对于贫穷的记忆。

上世纪初,在武汉的郊县黄陂,一名正值壮年的父亲死去,留下一个3岁的女儿和一个1岁的儿子。贫弱的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,几年后,她嫁给了另一个男子。不满10岁的女儿要挑水、洗衣、做饭,还要拾柴、喂猪、照顾两个弟弟(继父与母亲又生下一个弟弟)。只要事情稍做得不好就遭继父打骂,经常打得她不敢回家。邻居们对女孩的母亲说:找个好人家把她送人吧!于是,女孩被送到一户人家做了童养媳。在新家,她受委屈后想念妈妈,于是好多次避着这家人,偷偷来回步行近20里路回老家,只为见一眼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