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农史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此花别有风流格 不到黄昏不肯香

赖鸿熙的《晚香》书和电影。

晚上的气味。

文/图:西乡阁大师

叶来祥,中华书局主编《辞海》,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主编《高等植物图鉴》。 《辞海》说:“又名‘夜香花’,属木兰科,多年生缠绕藤本。叶对生,椭圆心形。伞状聚伞花序腋生,夏秋季开花,花冠呈碟形,黄绿色 香气浓郁,夜间尤浓,故名“夜来香”。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,华东、华南地区常栽培。观赏用。花可炒茶或入药;根花入药,可入药。肝明目。”

这么好的东西,《全唐诗》、《全宋词》都找不到影子,也不见宋代《全方北祖》、《群芳谱》等特殊植物学书籍明代,清初为“广群方谱”。明末清初,曲大君晚年创作了《广东新语》。内容很广泛。记载了广东丰富而细致的物产,却没有“晚香”之名。

请教文化、历史、农业史专家杨宝林先生。杨先生推断他生长在热带和南亚热带,夜间开始开花,推断它是丝瓜那样的进口产品。

花之奇观

清乾隆年间,李调元的《南越札记》(又名《粤东札记》)记载了夜薰衣草。第15卷《夜香,珍珠兰,两朵最香的花》说:“夜香,藤蔓,微黄的花朵,尖尖的花瓣,从夜里开始,香味很奇特。”

清嘉道年间,吴启君的《植物名考证》记载了夜薰衣草,卷30《全方类》《Everaceae》说:“夜用薰衣草产闽广,蔓延,叶宽如山药叶。,全部朝上,凹凸不平。秋天,碧玉五瓣花开,夜香幽深,滋味如茶,亦栽北方寒冷,广中藏蛇多阴,魏篱落。人云亦云,草野烧三遍,成此花,犹有一团毒云。”

李调元(1734—1802),四川洛江人(今四川德阳);吴启君(1789—1847),河南固始人。两人相隔不远,都博学多才。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至四十五年(1781年),任命李调元为广东政务院,《南越笔记》为这一时期。李调元《序》曰:“行省县县,(略)晕、不解五行、傅睿不可入,不解其因者也可入也。 . 看过去,文字惊世骇俗,令人眼花缭乱,却不知是错是假,还是有理有据,因为被丢弃,又因为上下的花草鸟兽各自沉迷于其中。他们自己的那种。”据说是调查和检查的结果。吴起军在他当官三十年,在官职呆了半天的地方,采集、考察、询问植物。同时参考历代文献200余种,编纂《植物名考》38卷,共38卷。包含 1,714 种植物和 1805 幅精美图画。

鲜花之美

《南越笔记》中的晚间薰衣草相当漂亮。然而,《植物名考证》想起了叶来香,却是先升后降,让叶来香的形象发生了180度的转变。

确切地说,《植物名学》中说,“福建人说,“断肠草在野外烧三遍,就是这花会变成毒云”,这绝对是无理无据,也无需争论。至于“广中多阴藏蛇,篱落落”,是真的吗?

清代东莞文人邓纯、晚清初学陈伯涛记叶来香,赞同李调元,《岭南从术》第37卷,《百花》,[民国]中国]《东莞县志》第13卷《玉帝》《略》(11)、《物产》(上)、《花》都逐字引述了《南岳笔记》。

清代东莞诗人赖鸿熙、罗嘉容、罗山、郑容有一首诗《晚香》,一致形容晚香之香,赞叹不已。

赖鸿熙《红棉路诗》第4卷《晚香》说:

傍晚时分威轩的天气凉爽,沙漠轻薄,树荫短,篱笆短。眉毛半卷,没有人是最相思的。

罗嘉荣《云根古屋诗》第三卷《花圃四歌·晚香》说:

夜息积风露露,花篱柔凉。当月光篱笆落在外面的时候,人影顿时变得香了。

《魏登阁诗》卷中罗山的《晚香》说:

希朵主张在女墙周围画一条条,画一个浓荫下的斜阳。这种花风格独特,直到黄昏才香。

郑容《面露山房诗》卷二《晚香》说:

几束奇花向暮色开,五彩斑斓?莲衣无狂喜,名副其实的叫夜。

前四位诗人赖鸿熙,生于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;郑容死于光绪初至晚年。他们既贫穷又高尚。赖红曦是罗嘉容和罗山的老师。罗嘉容、罗山先后随赖鸿熙学诗,后搬家教他们自力更生。如果说赖鸿熙的中年作品《晚香》,关义早就在嘉庆中种下了晚香的味道。

诗人吟诵夜的芬芳,讲究词义的提炼,表情富于情感,花形之美最美。

清代无锡丁玉藻,乐于赖鸿熙《晚香》,载于《金陵诗》。民国初,东莞张启干也爱不释手。 《印知居诗谈》说:“我以为韵味独特,从未有过。”在赖红曦吟咏的眉头下,叶来香的清静神态,让柔美女子萌生了相思之情。这是微晴暖和的季节,晚凉的天气,淡漠的光影,短的篱笆,偷看的眉毛,半卷的珠帘,沉默的相思多情的少女,形成了一个幻想和迷离的境界。 , 整层楼体现出晚香的优雅。全诗不含夜薰衣草二字,但夜薰衣草的雍容华贵,自然婉约飘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