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农史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唐代河陇农耕文化管窥以农事诗为中心

引言

学术界关于农事诗的概念界定,长期以来众说纷纭。从总体上看,有广义和狭义之分,比如韩永红从唐代农事诗出发,认为“其内容只要与农村、农业与农民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相关,便属于唐代农事诗的研究范围”[1],而韩国学者李宇正则从《诗经》中的农事诗出发,认为“指那些以描述农事以及与农事有关的政治、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诗歌”[2]105。我们则更倾向于后者,即狭义的概念界定,认为农事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,指的是那些“以农业为题材和直接与农业相关的诗歌”,其“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、艺术性,可供我们学习和鉴赏,而且具有极为珍贵的农业资料价值,为研究我国农业史提供了许多难以得到的依据,足以补史之缺文、农书之空白,堪称‘诗史’而无愧”[3]前言。

唐代的农事诗创作,从数量上来看还是比较可观的,仅就《全唐诗》而言,大概有1110多首[4]。从这些农事诗所涉及的地域看,主要是集中在当时的首都长安周边以及长江、黄河中下游地区,而涉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,则数量相差悬殊。其中,关于河陇地区即今天甘肃省河西和陇右一带的农事诗,则更是寥寥无几,仅有杜甫的《秦州杂诗》(其十三)、王建的《凉州行》等两首。而上述这两首农事诗,零光片羽,弥足珍贵,因为其所描写的,恰好分别就是陇右与河西地区,这对了解和研究唐代河陇乃至丝路农耕文化,无疑具有难得的重要参考价值。

一、陇右农耕文化—以秦州为典型的考察

秦州即今甘肃省天水市一带,是陇右地区的重要组成区域。杜甫曾于唐肃宗乾元二年(759)秋由华州弃官,从长安出发,流寓秦州。其间,他先后创作了二十首五律,总题为《秦州杂诗》,第十三首属于农事诗[5]2418,其云:

传道东柯谷,深藏数十家。

对门藤盖瓦,映竹水穿沙。

瘦地翻宜粟,阳坡可种瓜。

船人近相报,但恐失桃花。

这首诗当作于杜甫从秦州城前往东柯谷的途中。东柯谷,今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一带,因从侄杜佐隐居于此,故杜甫往依,并建草堂,卜居于此。而不论是地理环境,还是风土人情,东柯谷都极具陇右地区的典型风貌,杜甫在卜居其地后,还专门描述过这一带的自然风貌与社会概况,比如《秦州杂诗》第十六首云[5]2419:

东柯好崖谷,不与众峰群。

落日邀双鸟,晴天卷片云。

野人矜险绝,水竹会平分。

采药吾将老,儿童未遣闻。

而《秦州杂诗》(第十三首)虽然是杜甫尚未抵达东柯谷时在途中所作,是据其侄儿或当地人的“传道”而描绘的,但正因如此,也就具有强烈的现实依据和鲜明的客观真实性。从该诗可以看出,东柯谷一带的自然环境与民居形式、农业生产与作物种类等各方面,都具有陇右地区农耕文化的一些典型特点。

首先是自然环境与民居形式。“深藏数十家”,是说东柯谷一带,人们一般选择在地势较低的山坡下聚居,因地广人稀,因而形成一个个规模较小、相隔较远的自然村落,而从高处、远处望去,这样的村落就处于群山环绕、树木掩映之下。“对门藤盖瓦”,是说这一带的民居,大都是一种土木结构,为防止雨淋,家家户户的屋顶上一般都要铺盖青瓦,而在景色宜人的夏秋时节,蔓延的青藤就会顺着门墙一直缠绕到门顶的瓦片之上。“映竹水穿沙”,是说由于这一带沟(或河)水长流,因而农户们在其庭院或周围,还往往要种植一些竹子之类的树木,在水流的映照之下,显得郁郁葱葱、清新舒适,而又由于这一带属于黄土高原,沙土遍布,因而水流是“穿沙”而出、而流的。

其次是农业生产与作物种类。“瘦地翻宜粟”,是说东柯谷一带由于土地非常贫瘠,而为了保证农作物的顺利生长以谋取衣食、维持生计,农民们就需要精耕细作,尤其是要反复犁地。所耕种的农作物,主要是粟,即陇右老百姓所俗称的“谷子”,其去皮后,又俗称“小米”。而粟这种农作物,与小麦一样,在陇右地区都是非常典型的,也是人们最为普遍种植的,是当地老百姓平时的主粮,其中粟属于粗粮,而小麦则是细粮。“阳坡可种瓜”,是说除了种植农作物之外,当地的农民们还经常要在自家附近的地里培植一些瓜类,主要就是西瓜。西瓜是陇右地区最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一种瓜类,延续至今,向来如此。而由于西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阳光,因此正如诗歌所描写的,这一带的农民,往往就需要因地制宜,一般是将其培植在山坡的阳面。